在二战风云中建造一座注重环保的城市需要从资源管理、建筑规划、科技研发和军团协作四个维度进行系统性设计。环保理念并非单纯减少污染,而是通过高效利用资源、优化城市布局、发展绿色科技以及集体协作来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平衡军事需求与生态保护,确保城市在扩张过程中不因过度开发而陷入资源枯竭或环境恶化的困境。
资源管理是环保城市的基础,优先升级铁矿、橡胶厂等核心资源建筑,确保资源产出效率最大化。避免盲目扩建农田或油井,通过商业区交易调剂资源缺口,减少因单一资源过度开采导致的生态失衡。补给品厂需合理控制食物与燃料的生产节奏,避免浪费。野地采集应选择后勤值高的军官驻守,提升资源回收率,同时定期废弃低级野地以维持生态循环。科技中心的研究方向应倾向于提升资源利用率的项目,例如燃烧引擎或装载技术,从源头降低资源消耗。
建筑规划需遵循紧凑性原则,军事区保留必要设施如科研中心、陆军基地,拆除冗余建筑如低效工厂。资源区采用15:5:1的钢油矿比例布局,减少土地占用。联络中心和交易所等共享设施集中建设,降低重复建造的能耗。炮塔和防空塔的防御布局应兼顾保护资源区与军事区,减少因防御漏洞导致的资源被掠夺和重建损耗。民居数量控制在10-12座,通过税率调节维持人口稳定,避免因人口暴涨加剧资源压力。
将至少两座城市改建为军团城市,共享军备和资源运输网络,减少个体玩家的重复生产。通过军团战集中获取高级资源点,避免成员分散开采造成的环境破坏。军团科技应优先解锁资源增产和运输加速技能,例如指挥艺术和喷气引擎,缩短资源流通周期。成员间定期交换过剩资源,利用联盟仓库实现资源循环利用,降低整体碳足迹。